22
2022-02
如何评价储能经济性?各应用场景电化学储能电站投资收益分析
储能的成本和收益,作为投资盈利的关键因素,无疑对储能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形成影响。本文以电化学​储能为例,从建设成本、运营成本、资金成本角度研究成本影响因素以及降低成本的措施,由电网侧、发电侧、用户侧三个应用场景分析收益方式,并介绍投资收益的评价方法,以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设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18
2022-02
浙江构建电动汽车参与电网实时调控新模式
17
2022-02
长时储能报告:《净零电力——可再生电网长时储能》(三)
长时储能技术需要在未来20年内大幅扩大部署规模,以实现净零的电力系统。 而研究中的建模表明,在净零情景中,到2040年累计的部署长时储能的装机容量可能达到1.5到2.5TW。能源转移、容量提供和输配电优化等服务将占绝大多数。
17
2022-02
长时储能报告:《净零电力——可再生电网长时储能》(二)
很多国家如今制定了到2040年电力系统实现脱碳的目标,而对于实现净零经济以及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至关重要。 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将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虽然目前有一些解决方案,但它们或者具有碳排放(例如天然气发电厂),或者是地理位置受限的(例如大型抽水蓄能设施),或者难以满足电力系统的未来需求(例如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17
2022-02
长时储能报告:《净零电力——可再生电网长时储能》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所占份额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固有可变性对现有发电基础设施造成的结构性压力。长时储能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研究报告旨在探索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长时储能。
15
2022-02
适应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
低成本储能技术是碳中和目标下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现有储能技术经济性研究一般基于储能产品技术参数评估平准化充放电成本(LCOS),缺少结合具体应用工况的储能技术路线对比分析。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的运行工况将发生明显变化,技术经济性定量预测研究是储能技术路线选择和激励政策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尝试以国内西部地区新能源配置储能为案例,以LCOS为主线定量分析各类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消纳应用场景下的成本变化趋势,并评估系统调峰时长、调峰频次、可再生能源弃电率等因素对储能需求规模及其LCOS的影响。
15
2022-02
英国储能相关政策机制与商业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储能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与机制的支持。英国具备成熟的自由电力市场,为储能构建商业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同时近年来英国针对制约储能发展的政策与市场规则进行修改,为其规模化应用及参与电力市场逐步扫清了障碍,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英国储能发展的状况,从市场发展重点、参与者类型、项目规模等方面分析了英国储能的态势;另外,从资金支持和制度改革两大方面,详细分析了英国在技术创新、规划审批制度、储能资产属性定义、共享站址规则、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平衡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激励和规则修改情况。基于政策和市场规则的调整,本文梳理了英国储能项目收益来源及商业模式。最后,总结英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4
2022-02
八部委: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
24
2022-01
《2022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印发 全面推动新型储能等参与提供辅助服务
1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2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在重点工作中提到了要深化电力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抓紧修订“两个细则”,规范和丰富调频、备用、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建立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全面推动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调节负荷、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提供辅助服务。推进区域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启动南方区域备用市场、川渝一体化调峰市场试运行。
24
2022-01
南方电网:加大电化学等新型储能业务布局,建成投产一批电源侧、用户侧储能项目
南方电网公司将积极推进储能规模化发展,年内全面投产广东梅州、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推动建设广西南宁及广东惠州中洞、肇庆浪江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大电化学等新型储能业务布局,推动首批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开工建设,建成投产一批电源侧、用户侧储能项目。
共256条 每页10条 页次:13/26
  • 首页
  • 上一页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下一页
  • 尾页